发布时间:2018-07-04 09:30 我要投稿
侯三元参加“济源十大当代愚公”颁奖典礼。
本报记者 郑海波 摄
他是济源农业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不到20岁就在农村科研站从事种子繁育工作。
他情系三农,陆续带领王屋、大峪、下冶、邵原等镇的4160余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他坚持蔬菜制种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助推济源建成为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和全省最大的蔬菜制种基地,助推济源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出口蔬菜种子质量安全示范区。
他就是济源“当代愚公”、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侯三元。他通过一颗颗小米粒大小的种子,改变了山区群众的生活,引领群众阔步奔小康,同时也让济源扬名世界。
他从19岁开始与种子打交道,干过科研组组长、农业技术员、生产科长、副经理、经理,将青春热血献给了良种繁育事业
今年62岁的侯三元出生在克井镇贾庄村,初中毕业后就回村务农了。在村里,侯三元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很快成了干农活的“好把式”。
1974年,侯三元19岁。就在这一年10月的一天,他被选中加入村里刚成立的农业科研组。
命运就是这样的奇妙,或许连侯三元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正是这次抉择,让他开始了与种子打交道的漫漫长路。
在贾庄科研组,侯三元边学边干。由于表现出色,1982年,侯三元当上了贾庄科研组组长。同年,济源县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科研组有人回去经营自家的责任田,侯三元自己留下继续搞科研。(下转第二版)
网友热议
网友“风慢慢吹”:
他用一颗种子,让数千名山区群众摆脱了贫困;他用一颗种子,让济源扬名世界。侯三元数十年的执著与坚守,换来了成功。为济源“当代愚公”侯三元点赞!
网友“明天”:
侯三元坚守理想,不忘初心,演绎了小种子大产业的传奇。在蔬菜种子繁育的世界里,他是最亮的星。
网友“小超人”:
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侯三元手里成了一个大产业。他在发展蔬菜制种产业的同时,带动一批农民增收致富。这种造福他人、造福社会的人值得尊重!
网友“任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侯三元为农民着想,帮老百姓致富,不愧是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情系百姓致富路
昔日有老愚公为打开通往外界的道路,带领子孙挖山不止;今日有新愚公数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育良种,带领山区群众发展蔬菜制种产业脱贫致富。侯三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产业发展到哪儿,就要让老百姓富到哪儿”的庄严诺言。
蔬菜制种成了山区百姓致富的“金钥匙”。可以说,侯三元功不可没。农民出身的他,将青春热血献给了良种繁育事业。他持之以恒搞试验,手把手指导农民蔬菜制种,主动给农民发放补偿款,只为提高制种产量、增加群众收入。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依然奔波在蔬菜制种一线,希望蔬菜制种可以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侯三元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关心民生、心系百姓的情怀和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只要心中装着百姓,就不怕吃亏;只要信念坚定、不怕苦、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成功。
《侯三元:躬耕田垄富一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yuan.yuduxx.com/75126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