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济源新闻 >

血脉——引沁济蟒工程回望

[摘要]圪了滩工地施工现场(资料图片) 开工誓师大会(资料图片) 编者按:愚公移山精神是济源的城市精神,它蕴含在全市人民的生动实践中。为进一步贯彻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即日起,本报推出“不忘初心 敢为人先”栏目,通过“尘封...

 

圪了滩工地施工现场(资料图片

 

  开工誓师大会(资料图片)

  编者按:愚公移山精神是济源的城市精神,它蕴含在全市人民的生动实践中。为进一步贯彻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即日起,本报推出“不忘初心  敢为人先”栏目,通过“尘封故事”“砥砺精神”两个子栏目,深入挖掘引沁济蟒、 高山水利化建设、蟒河治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五三一国防工程、水洪池十年修一路、三英战太行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及模范人物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这是一段难以忘却的纪念:从济源8个公社挑选的上万名精干民工,攀悬崖、登绝壁,挥镐锹、抡铁锤,用勤劳的双手,在“上依绝壁、下临深渊”的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开创了“重新安排河山”的伟大壮举。

  这是半个世纪以前河南省水利建设的一个奇迹:在一缺专家、二缺材料、三缺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仅仅6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3年完工的总干渠一期工程,彻底打破了省水利专家“须3年准备方可动工”的断语。

  它,就是引沁济蟒工程。

  如果说,愚公移山精神是融入济源人民灵魂深处的精神血脉的话,那么,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的引沁济蟒工程,就如同城市的血脉一般,滋润着玉川大地的每一寸肌肤,在工业发展、农业灌溉、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日,记者一行再次深入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引沁济蟒工程,走近那些当年风华正茂、如今已白发苍苍的建设者。触摸渠壁上刀劈斧凿留下的印迹,听老人们谈笑风生回忆往事,记者仿佛看到了当年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壮观场面,仿佛听到了人民群众征服自然的铮铮誓言。

  (一)干渴的济源,几代人的期盼,引沁济蟒工程在历经“上马、下马、再上马、再下马”后,终于成为现实。

  济源历史上旱灾频繁。据史料记载,从1645年到1994年的350年间,济源及周边地区干旱、洪涝的年份超过300年,其中旱灾居多。1942年,济源“大旱,千里龟裂,蟒河、济水断流,济源人外出逃荒20万;兄弟自相食,中产以下多死绝”。

  水贵如油!水贵如血!

  “济源不是没有水。发源于山西境内的沁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在晋豫交界的太行峡谷紫柏滩进入济源。但是,由于重重大山的阻隔,眼看着沁河水哗哗流走,济源人只能望河兴叹。”时任济源县副县长、济源引沁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李传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北开太行,南开王屋,北水南调,引沁济蟒——这一大胆的想法逐渐明晰,并成为济源上下的共识。但由于条件所限,1958年、1960年,工程两次上马,又两次被迫下马。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时间的甬道上,曾走过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带领子孙后代挖山不止的壮举,叩响于历史的回音壁,也给了后人改变落后生产条件的信心和决心。

  人下了山,心没有下山;工程下了马,修建引沁济蟒工程的积极性没有下马。济源人民时刻不忘自己是愚公的后代,他们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不放松,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劈开太行、王屋,斩断蟒河、沁河,“重新安排河山”。

  1965年,又逢春旱,济源总降水量不足往年同期的一半,小麦、棉花、杂粮绝收或减收。对水的渴盼上升到空前的高度,也促使决策层下定最后的决心。

  千难万难,只要干了就不难。引沁济蟒工程事关百姓生存,必须立即上马,从根本上解决济源北山一带的干旱缺水问题。

  很快,技术员丁怀谦、卢一贯等人进了山,马不停蹄地投入全面勘测。他们“日踏太行三四峰,夜渡沁水五七次。披荆斩棘定渠线,涉水攀崖插红旗”,在前两次粗测的基础上,确定了渠首位置和渠道走向。同时,设计报批、组建机构等各项准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1965年11月22日,济源县引沁工程指挥部在东滩举行誓师大会。首批6000名从济源8个公社挑选的精干民工组成建设大军,肩扛行李和工具,徒步百余里挺进太行山,拉开了修建引沁济蟒工程的序幕。

  (二)一纸号令,集结三军。没人讲代价,没人要报酬。他们说,这是为咱老百姓办好事,咱不出力谁出力?咱不流汗谁流汗?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中的这段话让我们看到,老愚公移山时不是一个人,而是用他的精神带动了一个群体。

  引沁济蟒工地上的上万名民工中,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十四五岁的少年,既有年轻力壮的棒小伙,也有不甘示弱的“女汉子”。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听说要到太行山修渠,各公社青壮劳力踊跃报名参加。他们高喊:“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宁可紧上三年五载裤腰带,也要为子子孙孙造福。”短短半个月时间,指挥部收到决心书、请战书一万余份。

  那是一个革命的年代,处处弥漫着战斗的豪情。“我去!”“让我去!”“我上!”“让我上!”一声声强劲的呐喊,伴随着隆隆的开山炮声,在太行山谷回荡。

  许多人家一家几口争着上山,不让谁去都不行。在城关、梨林、辛庄等一些不在引沁济蟒工程受益范围的公社,群众也踊跃报名参加。他们说:“好铁打钉,好汉当兵,好男儿要在引沁济蟒工地成英雄。”

  很快,引沁济蟒工地上出现了万人大会战的壮观场面,夫妻、父子、兄弟并肩作战的情况屡见不鲜。

  建立在“一切为了人民”基础上的引沁济蟒工程,自然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李传清回忆说,一个叫韩占奎的残疾民工也来到了引沁济蟒工地,每天为其他民工补鞋修鞋。韩占奎说,“俺全家吃够了缺水的苦,俺就是豁出命,也要为引沁济蟒工程出把力。”

  此外,还有数不清的支援像雪片般飞来:一位高中生把母亲为自己刚做的新鞋寄到工地,一些电厂工人把几个月节省下来的粮票寄到工地,一些妇女把家里的门帘、挎包改成布袋、手套支援给工地……

  工地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劳动模范”郭俊,在120米长的“火烧皮”隧洞施工时,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出洞;“英雄炮手”宋玉温,仅在唬魂潭会战中就13次攀登悬崖进行除险爆破;还有纵身跳崖拔出瞎炮导火线的李新乐,用身体挡住炮位自己却身负重伤的李兴富,以及“凿洞能手”李宗儒,“硬骨头”李泽文,“铁姑娘”牛淑清、卫玉荣……

  现年92岁的李传清老人曾经珍藏了一份引沁济蟒工程伤亡者名单,后将其转交给市档案馆。记者在这份名单中看到,在为工程建设捐躯的62人中,年龄最大的42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其中有3位女同志。

  (三)没有专家,没有材料,没有机械设备,有的只是钢铁般的意志和用愚公移山精神武装起来的头脑。济源人民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之路。

  彼时的济源,刚刚走出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工程所需资金从哪里来?大量的建设物资从哪里来?如何将几亿公斤的物料翻山越岭运送到工地?几千民工的吃住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是横亘在决策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曾有一位来自省里的专家摇着头说:“你们一没有专家,二没有材料,三没有机械设备,搞这么大的工程,难啊!”

  但是,济源人民不信邪。“老愚公一家老小能移山,咱愚公后人为啥不能治水!”“就是一天打两寸,也要劈开太行山,引出沁水来!”这就是当年的建设者们立下的铮铮誓言。

  没有炸药,他们自己动手,办起了炸药厂;没有水泥、石灰,他们就地取材,自建水泥厂、石灰厂;工具不够,他们办起了工具修造厂;没有机械设备,他们就用简陋的钢钎、推车、箩筐、铁锤,一锤锤敲,一錾錾打。那终日不绝的号子声、金属与岩石的撞击声,就是工地上最动人的乐章。

  李传清告诉记者,整个工程是民办公助的性质,国家补助仅占18%。据《引沁灌区志》记载,群众累计为工地生产水泥6140吨,加工炸药942吨,烧制白灰6万余吨,编制抬筐数十万个,修造锹、镐、钎等各类工具20余万件,筹兑粮食860万公斤。群众捐献的木料、铁件、工具等,更是难以计数。

  工地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搬运物料。据不完全统计,引沁济蟒一期工程所需要的物资有5亿斤左右,全是人背肩扛运上去的。垒砌石渠,需要往山上运灰运沙,群众就从家里拿来挎包、枕头皮装运物料,甚至把衬衣衬裤脱下来包沙运灰。梨林公社程村大队民工郭兆西,在工地专门担水,每天挑着六七十斤重的担子往山上送,157天里走的路加起来有一万多里。

  要在“上依绝壁、下临深渊”的半山腰上修渠,得先绕很远的路来到山顶,再从山顶顺竖井下到工作面。民工们手攀大绳,脚踩险石,“一天三次上下工,大路就是一条绳”,硬是征服了唬魂潭。

  征服唬魂潭、贯通英武洞、四战“高石乱”、峡谷造“天河”,勇敢智慧的济源人民逢山开洞,遇河搭桥,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短短6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3年完工的引沁济蟒一期工程,彻底打破了水利专家“须3年准备方可动工”的预言。

  (四)一把插入唬魂潭石壁深处的钢钎,见证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半个世纪前,一群“不懂石性憨胆大”的山外人,在高耸入云的太行之巅,在深沟高垒的太行峡谷,用铁锤和钢钎、生命和鲜血写下了千军万马战太行的辉煌史诗。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老愚公想人所不敢想,干人所不敢干,最终感动“天帝”,创造了人间奇迹。

  从上游的陡山峡谷,到中游的深沟宽河,再到下游的北邙岭脊,只能用2个字来形容:艰险。要修通引沁济蟒渠,必须闯过许多险恶的关卡,有“猴难走”“鬼愁坡”“刀刃岭”“火烧皮”,还有数不清的塌山险崖。

  “头可断,血可流,引不出沁水不罢休!”愚公儿女都是有血性的人,一口唾沫一颗钉。

  在唬魂潭,“英雄炮手”宋玉温曾13次到悬崖绝壁除险爆破。在一次处理哑炮时,他被炸到崖下,血肉模糊。可他瞒着家人继续作为炮手战斗在一线。

  在英武洞,于小三、于思华两兄弟,在隧洞施工最艰险的时候,密切配合,前赴后继到洞里排烟,创造了隧洞崛进新速度。

  在盘峪陡崖,被誉为“劈山英雄”的任正祥用自己的衬衣和床单扎成炸药包,腰系大绳,在陡崖上一点一点打炮眼,为全体民工“劈”开了一条上崖的路。

  在东方红渡槽,数九寒天,民工们脱掉棉衣棉裤,轮流跳进齐腰深的河水里挖桥基,没有一个人喊冷。

  “那个时代的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累都能受。虽然大家吃不饱肚子,可是干活绝不会偷懒。”当年的“铁姑娘”之一卫玉荣说,工地上不分男女,女同志也像男同志一样抡锤打钎、点炮放炮,背石头、挑水、运料。她们不光在工地干活不输男同志,还利用休息时间给大伙洗衣缝被,成为引沁济蟒工地亮丽的风景。

  不光敢干,而且会干。愚公儿女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许多“土办法”“土创造”,令水利专家也不得不称赞。比如,他们创新烧砖方法,创造出“马蹄式”新窑,8天时间内烧了8窑砖;他们创造的“闷顶烧窑法”,由原先的10天1窑,每块砖耗煤8两,降低到6天1窑,每块砖耗煤不足7两。他们还自制“千斤吊杆”,创造了“吊梁”“游绳”“滚木”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今,在唬魂潭两个隧洞连接处的竖井绝壁上,还留有一把当年建设者们打入的钢钎。由于当时打得太深,这把钢钎已嵌入岩石深处,无法取出,成为那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正是凭借着这股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闯劲和韧劲,愚公后人像传说中他们的祖先一样,以“寒暑易节,挖山不止”的精神,战严寒、斗酷暑,涉险滩、破难题,最终穿山越岭,修成了一条福泽50余万人的生命之渠。

  (五)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引沁济蟒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后期建设,愚公儿女自始至终表现出一种团结协作、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

  为什么,不管受益早还是受益晚,不管受益多还是受益少,来自不同公社的男女老少都拧成一股绳,组成浩浩荡荡的引沁济蟒大军,住石缝,啃干粮,打钎抡锤,战天斗地,建成了惠泽万代的引沁济蟒渠?

  为什么,在引沁济蟒工程建设一线,从营到连,从排到班,干部身先士卒、带头苦干,群众你追我赶、不甘人后,干群拧成一股绳,一个比一个干得欢?

  为什么,孟县人民长途跋涉来到济源,加入引沁济蟒渠建设队伍,与济源人民一道劈山凿洞,战高山、克顽石,边学边干,共同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答案就是团结协作、开放包容。惟有团结协作,才能齐心协力、克难攻坚,无往而不胜;惟有开放包容,才能让引沁济蟒渠早日通到北邙岭,让沿线农田早一天得到灌溉,让沿线群众早一天畅享丰收的喜悦。

  记者翻阅《引沁灌区志》发现,很多工程是由多个公社、多个大队的民工共同完成的。如新愚公渡槽修建时,工地上一度达到3000人,分别来自承留公社、克井公社的24个大队。其他如唬魂潭、东方红渡槽等,也是由多个营、连、排共同修建的。大家团结合作,科学分工,人人往前赶,个个不掉队,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艰难考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虽然眼前不受益,长远还是有效益。引沁济蟒工程证明,济源人干事情,从来不是光看眼前。

  “当初的规划就是分两期进行:一期可直接引水,灌溉济源北山一带农田8万亩;二期将总干渠延伸至孟县西部岭区,总灌溉面积达到40万亩。”李传清介绍说。

  由济源人民独立建设的引沁济蟒一期工程完工后,济源人民又与孟县人民一道,迅速投入二期工程建设中,在技术上交底,在物质上支持,在精神上鼓励。发源于济源的愚公移山精神就这样融入孟县人民的血脉中。两县人民一起劈山凿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沁水引入孟县,让丘陵地区的10余万亩麦田喝上了沁河水。

  令当年的建设者欣慰的是,这条清渠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昔日的“望天收”田成了“旱涝保收”田;过去的荒山秃岭、不毛之地,如今早已瓜果飘香,牛羊满坡。

  回首引沁济蟒工程的建设历史,隆隆的炮声依旧,丁当的钎声不绝,嘹亮的号子回旋。追忆那段光辉岁月,有多少英雄已去,有多少年华不再。

  “引沁济蟒这份光荣不仅属于那个年代,还应永世长存。这种精神就像引沁渠里的水,永不干涸,泽被万代。”回忆引沁济蟒工程,李传清充满泪水的双眼,深邃得似乎已经穿越到过去。

 

  隧洞施工

 

  引沁济蟒一期工程通水

 

  济源全线通水剪彩

  引沁济蟒工程大事记

  1965年7月16日,中共济源县二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期间,审议通过了修建引沁济蟒工程的决定。

  1965年11月22日,6000名民工聚集东滩村,参加引沁济蟒工程誓师大会。

  1965年12月10日,引沁济蟒工程全线正式破土动工。

  1966年1月13日,渠首至圪了滩7公里明渠已基本开挖结束。指挥部向县委写出报告:春节后,白道岭至蟒河口工段再增民工4000名,全线施工,力争“七一”全渠通水。县委同意报告,并作了安排。

  1966年2月12日,蟒河渡槽破土动工。

  1966年6月25日,渠首枢纽工程竣工。

  1966年7月12日,济源县万余名干部群众在蟒河口隆重举行引沁济蟒一期工程通水典礼大会。

  1966年8月5日,引沁济蟒二期工程开工典礼在思礼公社涧北村举行。

  1968年12月1日,《河南日报》以《自力更生革命精神的胜利凯歌》为标题,介绍了引沁济蟒工程。

  1968年12月27日,济源引沁工程指挥部在新愚公渡槽举行总干渠二期济源渠段竣工典礼。

  1969年5月14日18时,引沁济蟒渠渠首开闸放水;16日18时,沁水到达总干渠渠尾孟县槐树口。

  1969年10月1日,引沁济蟒工程特等劳模牛淑清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同志接见。

  1969年10月,引沁济蟒工程特等劳模郭俊、黄连芳赴北京通过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向全国人民汇报愚公家乡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艰苦奋斗,兴建引沁济蟒总干渠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引沁人语

  李传清(92岁,时任济源县副县长、济源引沁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

  老愚公移山,新愚公治水。引沁济蟒是济源人民多年的夙愿,但由于工程艰巨,两次上马又两次下马。1965年的旱灾,加上红旗渠的建成,激发了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修建引沁济蟒渠的信心和决心。现在的人们也许很难想像,这样艰巨的工程,既不属于省、市安排项目,又不是国家安排项目,而是民办公助的性质,完全是济源党政领导部门组织全县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双手建设而成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济源人民仅用6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3年完工的引沁济蟒一期工程,被时任河南省委候补书记、副省长王维群称为“我省山区、丘陵区水利建设史上的又一面鲜艳的旗帜”。

  丁怀谦(88岁,时任引沁济蟒工程测量队隧洞组负责人):

  我1958年下放到济源后就开始了引沁济蟒工程的测量工作。引沁济蟒工程开工前后那几年,我跑遍了克井一带的山山岭岭。那时没有专业的测量设备,我和几个民工靠着塔尺、水平仪等几样简单工具,翻山越岭搞测量。由于山路多,我们往往是早上天不亮上山,在山顶放一次线就赶紧下山。这样才能在天黑前赶到山下。

  唬魂潭测量时,我不慎碰到崖壁内侧,坠入百丈深崖,幸好两腿卡在一个树杈上,才捡回一条命,可谓九死一生。条件那么差、生活那么苦,可我们依然坚信我们能克服一切困难,让“沁龙”上山。什么是愚公移山,引沁济蟒就是愚公移山。

  郭俊(91岁,时任引沁济蟒工地城关营营长):

  引沁济蟒一期工程通水典礼上,新乡地委给我发了一张“劳动模范”奖状,我一直保存着。

  唬魂潭施工时,我们负责的那一段最险,被称为“火烧皮”。渠线划在半山腰,下边没有路,上不去。好不容易绕到上面,又发现上面是个“眉头龛”,人在上边下不来。我愁了,这可咋干活哩?还是老宋(宋玉温)有办法,他让我和另一同伴拽住他的腿,他上半身努力往下探,这才看清了渠线,打了竖井。你说,这叫不叫愚公移山精神?

  宋玉温(70岁,时为引沁济蟒工地民工):

  我是家里独子,听说要修引沁济蟒渠,便头一个报了名,可家里不同意。我就几次央求父亲,好不容易才来到工地。当时工地要求每个大队确定一名炮手,大家认为我胆大心细,就推举了我。第一次点炮时,我手一直哆嗦,说啥也点不着,现在想想还是胆小,害怕(笑)。后来心一横,点吧!终于点着了。

  在引沁济蟒工地几年,我从最初不敢点炮、不会点炮,到后来被称作“英雄炮手”,可以说是血的代价换来的。流点血还是轻的,我的同行、苗店大队的炮手张永生就在一次放炮时失去了生命。我也多次遇到险情,好在都逢凶化吉。现在想想,一个人不管干什么,都得有一点精神,否则啥事也干不成。

  卫玉荣(68岁,时为引沁济蟒工地“铁姑娘”之一):

  当年的“铁姑娘”中就我个子高,有力气。别人打锤从右边打,我是从左边打,一边抡锤一边喊“下定决心,嗨!不怕牺牲,嗨!排除万难,嗨!争取胜利,嗨”。那个洞叫战天洞,在洞外边打锤放炮,打的是上下锤,好打。在洞里打锤,打的都是平锤,钢钎3米多长,一不小心就砸在别人的手背上,人家手疼,自己心疼。

  回想当年,日子很苦,但大家斗志昂扬。我觉得我的青春特别有意义,不到17岁就到工地干活。在如花的年纪,我们在崇山峻岭间与钢钎铁锤为伴。作为当年的建设者,我们对得起“愚公儿女”这个光荣称号。

  记者手记

  感受精神的力量

  □ 冯淑娟

  三年内两次专题采访引沁济蟒工程,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荣幸。

  采访,使我有机会以工作的名义进入那些早已废弃的渠段,现场触摸隧洞里建设者们刀劈斧凿留下的嶙峋怪石,仰望这一被称为“人工天河”的伟大工程。

  采访,也使我有机会当面聆听当年的建设者绘声绘色地描述发生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四战“高石乱”、征服唬魂潭、凌空架渡槽、峡谷造“天河”,仿佛只在“谈笑间”。

  采访,更让我最直接地接受了愚公移山精神教育。我一次次地追问那些被采访者,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们,不讲任何代价、不计任何报酬,在充满艰辛险阻的大山深处,流血流汗,不怕牺牲,夜以继日,大干苦干?

  他们说,是世代相传的愚公移山精神!既然老愚公能移山,新愚公为什么治不了水?为什么不能用我们的双手,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他们“天当房,地当床”,“一天三次上下工,大路就是一条绳”,“手攀大绳走绝壁,脚踩险石立奇功”,在一无专家、二无材料、三无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全凭自己的双手,只用6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三年完成的引沁济蟒一期工程,将沁河水由大山之中引到了位于深山与丘陵交界处的蟒河口菊花池,打破了省水利专家“须3年准备方可动工”的断语,在速度与激情中建设了世人景仰的“惊天工程”。

  今天,当我们回望引沁济蟒工程,仍然能从那些朴实的建设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

  如今的济源,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实现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成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市上下进一步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把信心树起来,把勇气鼓起来,以“寒暑易节、挖山不止”的精神,不忘初心、敢为人先,不怕阻力、不畏艰难,矢志不渝、久久为功,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为把济源建成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血脉——引沁济蟒工程回望》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yuan.yuduxx.com/53469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