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济源新闻 >

红旗漫卷太行山——引沁济蟒工程系列故事之一

[摘要]微言微语 微友“万事亨通”:我是引沁济蟒工程的建设者,那时还不到20岁。回想起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场景,我现在仍觉得热血沸腾。 微友“张”:父辈的心血和汗水,换来今日的五谷丰登。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继续新的长征,济源的明天会更好! 微友“高山流云”:...

  微言微语

  微友“万事亨通”:我是引沁济蟒工程的建设者,那时还不到20岁。回想起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场景,我现在仍觉得热血沸腾。

  微友“张”:父辈的心血和汗水,换来今日的五谷丰登。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继续新的长征,济源的明天会更好!

  微友“高山流云”:祖辈的心血铸就辉煌,我们怎么能遗忘!希望多教育孩子们,让他们了解济源历史,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再铸辉煌。

  欢迎关注济源日报官方微信,发表您的感想。

  1965年7月中旬的一天,一个平常的日子,却成为引沁济蟒工程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济源县委书记侯树堂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再次针对引沁济蟒工程的上马进行认真研究。副县长李传清汇报了引沁济蟒渠线初步勘测及建设方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会议顿时活跃起来,大家精神振奋,你一言,我一语,县委常委会变成了讨论会。

  “人民群众缺水、盼水。我们如果再不修渠,就愧对历史,愧对济源人民。”许多年后,那一幕在李传清脑海中仍历历在目。

  引不出沁河水 誓死不还乡

  对于已经“两上两下”的引沁济蟒工程来说,新乡地区1965年发出的“水利工作重点由平原向山区进军”的号召,无疑是一支“强心剂”。

  这一年,济源入春后又是持续干旱,小麦大幅减产,棉花、杂粮等秋作物要么种不上,要么种上了不出苗。特别是克井、思礼、承留、轵城、坡头等公社的高岗地,旱情更为严重。群众对水的渴盼,上升到空前的高度。

  老愚公能带领子孙移山,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人民治水!7月中旬召开的这次县委常委会果断决定:引沁济蟒工程要抓紧勘探,准备开工。

  人们对大山的蔑视正是来自于勘探。由于勘探,人们认识了大山;由于勘探,人们对大山不再望而生畏。在人类的智慧面前,无论多高多陡的山都不再高深莫测。

  “勘探结果表明,从紫柏滩(渠首)到蟒河口菊花池,30公里左右的渠线,高差达29.53米,引沁济蟒工程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引沁渠水一定能穿越巍巍太行,抵达蟒河口。”在北海街道东关居委会一处僻静的院落,现年88岁的丁怀谦回忆起当年的情况,仍自信满满。作为从1958年开始参与测量的技术员之一,他见证了引沁济蟒工程的前世今生。

  有了科学依据,济源人民底气更足了。“上山!开工!”的呼声愈来愈高,并在当年7月16日至19日召开的中共济源县第二次党代会上达到顶峰。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由县水利局拟定的引沁济蟒工程实施方案正式通过审议,从而揭开了改天换地、“重新安排济源河山”的序幕。

  县委的号召迅速传达到基层组织,广大群众欢欣鼓舞,踊跃报名。“就是一天打两寸,也要劈开太行山,引出沁水来!”“引不出沁河水,誓死不还乡!”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指挥部收到决心书、请战书1万余份。

  “天刚蒙蒙亮,一支支队伍就开始了攀登。万千脚步用一种旋律向前移动,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诗中所描述的,正是当年千军万马奔赴太行深山的壮观场面。济源改变历史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寒冬腊月天 渠首鏖战忙

  天当房,地当床。上万名民工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投入大山怀抱。山洞、石缝、稻草、石头接纳了这支名叫“勇敢者”的队伍。

  1965年12月10日,随着轰隆隆一声巨响,引沁济蟒总干渠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首战就是位于界山脚下、沁河右岸的渠首枢纽工程。

  根据县委决定,总干渠一期工程必须于1966年7月1日竣工通水。渠首枢纽工程能否赶在来年大汛前建成,事关整个总干渠能否通水的大局。经多次分析论证,指挥部最终采纳技术员梁统璋、罗居孟的建议,在迎水面留一道石门坎,由水面以上向下斜凿至洞底高程后,再向前打足够长度开始建闸,洞闸同时施工,实现工程质量和进度“二合一”的效果。

  引沁渠首开创了我国长江以北无坝引水第一例。在这里,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得到了充分体现。

  负责渠首施工的是克井公社。其中,克井大队、寨河大队252名民工负责凿洞,河口大队37名民工负责清基,河口大队、枣庙大队87名民工负责浇筑混凝土,白涧大队23名民工负责建设冲沙闸。

  寨河大队农民葛红旗当时在渠首配合丁怀谦进行隧洞测量。他向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情景。渠首开工正值冬季,但民工们似乎丝毫不觉得冷。为了加快凿洞进度,很多人脱掉上衣,赤膊上阵,抡锤打钎。

  由于渠首洞底比沁河河床还低2米多,洞口则开在河道水面以上,因此凿洞出的砟全靠民工一筐一筐往上抬。寨河大队的民工不顾天寒地冻,顶风冒雪,硬是用自己的双肩,将5000多立方米石砟从洞内抬了出来,倒在距出洞口下游几十米远的地方。

  出砟难,排烟更难。在洞里点炮的人稍一迟疑,就可能被烟呛倒。往往是一个人进洞点炮,几个青壮年劳力在洞外待命。听见炮响几分钟后不见人出来,几个人就得火速冲进洞中“抢人”。“如果速度不够快的话,很可能进去救人的人也搭进去。”葛红旗说。

  与凿洞相比,在悬崖峭壁上吊绳凿眼更是凶险。然而,河口大队37名民工毫不畏惧。他们将绳子的一头绑在山顶的大树上,另一头系在自己的腰间,顺着悬崖一步一步滑到半山腰凿眼点炮。他们仅用20天时间,就累计开山劈石约500立方米,顺利完成清基任务。

  冰水不觉寒 攀崖又走险

  界山,挺拔险峻,刀劈斧削一般。当地一位惯于攀崖涉险的群众说,过去界山上根本没有路,偶有胆大的人从这里经过,也得“五条腿”走路。这“五条腿”,分别是两条胳膊、两条腿和人的屁股。话虽粗糙,却足见界山之陡峭难行。

  当年的建设者们,不仅要每天翻越相对高度达250米的界山到达渠首工地,还要将建闸所需的总重量达25万公斤的水泥、白灰、机械设备等,攀崖走险运送到位于界山另一面的工地上。

  没有任何机械设备,有的只是民工们的肩和背。一场运送物资的“人民战争”打响了。干部、民工每天上工时,都要将五六十斤重的物料或缠在腰里,或捆在背上,或背在肩上,沿着新开的小路,手脚并用地攀爬到山顶,再从山顶一步步挪到山脚下。

  上山时累,往往走不了几步就累得大口大口喘粗气;下山时腿打颤,到后来有的人干脆坐着慢慢往下滑。寒冬腊月,汗水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就这样,如蚂蚁搬家一般,25万公斤的物料全部如期运到了工地。

  后来,为了降低运送物资的难度,指挥部决定在界山山腰凿个“小路洞”,终于使这个“天险”减却一半威风。

  “小路洞”极大地缩短了运输时间。但是,运输的道路依然艰险。在布满荆棘的山间,沿着陡峭的山体上下攀爬,经常有民工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受伤。

  《引沁灌区志》中有这么一段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整个渠首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广大民工和技术人员发扬顽强的拼搏精神,不顾开工时的严冬季节,赤身跳进冰冷的沁河,架起两座施工便桥。”

  50年后的今天,丁怀谦对此仍有很深的记忆。因为渠首工程选择在界山北麓的沁河深潭,施工时,必须先涉水到北岸,然后由北岸涉水到南岸施工。渠首开工时间是1965年的11月下旬,正值严寒的冬季。民工们在整年不见太阳的深山峡谷内,顶着刺骨的寒风,赤身跳进冰冷的河里,在2米多深的急流中,架起了两座便桥,一座作为往来交通所用,另一座专为靠近深潭施工时使用。

  施工中,许多民工身上冻得发紫,上牙打着下牙咯咯地响,有的人冻得甚至连话都说不成,仍然坚持战斗。

  编后语

  是什么力量让血肉之躯的他们忘记了腊月之寒、切肤之痛?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流血牺牲?他们为什么不计报酬、不计代价,心甘情愿、全力以赴投入工程建设?

  因为引沁济蟒是真正的民生工程,是真正为人民而建的工程,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伟大创举。引沁济蟒工程的建设,鲜明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原则问题。

  事实证明,只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红旗漫卷太行山——引沁济蟒工程系列故事之一》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yuan.yuduxx.com/54239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