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6 11:1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国庆期间,济源天蓝地绿,空气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城市生态相得益彰,构成一幅清新养眼的画卷,令来济游客赞不绝口。“太行山、王屋山看得那么清晰,就像是城市的天然绿色屏障。”远道而来的北京游客马真真感慨地说。
曾几何时,每到“三秋”时节,一条条烟龙腾空而起构成了特有的场景。污染空气、危害健康、影响交通、破坏土壤……对秸秆焚烧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十分关注。
今年进入“三秋”后, 我市吹响了坚决打赢秸秆禁烧战役的冲锋号,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蓝天白云守护攻坚战。目前,全市未出现一处卫星遥感监测火点。
完善机制 同心协力抓落实
抓禁烧就是抓民生、抓禁烧就是抓环保。连日来,在轵城镇、克井镇、玉泉街道等地的主干道沿线、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禁烧工作督导组正在不间断地巡回检查。秋季禁烧虽然是阶段性工作,但我市提出,要像抓项目建设一样抓禁烧工作。
良好的机制成为禁烧的保障。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秋季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对秋季秸秆禁烧工作进行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市一体办、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农机局分别成立包镇工作督导组;市农牧局负责对全市秸秆禁烧工作进行总督导。市农牧局抽调专人专车,成立1个综合督导组、3个现场督导组,昼夜不停,重点加强对4个包镇工作督导组进行督导,有效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
抓禁烧重在落实。我市实施市党政领导包镇督导,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地块的管理责任制,把秸秆禁烧工作一竿子插到底,对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全天候监管、全方位防控,确保禁烧工作有力推进。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党政领导,更是身先士卒。他们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奋战在禁烧一线,经常工作到深更半夜。国庆期间,全市上下肩负禁烧任务的工作人员毅然放弃休息时间,奋战在防火一线,确保了全市“不点一堆火、不冒一处烟”。
综合施策 自觉禁烧破陋习
纵观今年秋季禁烧工作,自觉禁烧的风气逐渐形成。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综合利用秸秆意识日渐增强。这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层层压力传导带来的可喜成果。
5000余条标语、2000余条横幅、60余辆宣传车……这组数据见证了我市禁烧宣传的力度。
秸秆禁烧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相关人员逐村张贴秸秆禁烧和防火安全工作的通告,并通过《济源日报》、济源广播电视台、手机短信、微信等载体,以及“小手拉大手”活动,广泛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和禁烧措施。
全市各镇(街道)、产业集聚(开发)区也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书写板报、出动宣传车辆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高密度、广角度开展禁烧宣传,把禁烧工作延伸到各村各户、田间地头,营造了秸秆禁烧的浓厚氛围。
秸秆禁烧的关键环节是唤醒农民的环保意识,变“他律”为“自律”。秋季秸秆禁烧期间,我市广泛开展秸秆禁烧承诺活动,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与种植户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 5万余份。同时,我市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农村中小学校召开秸秆禁烧主题会,向中小学生发放相关材料3万余份,营造了强大的舆论氛围。
另外,我市实施农牧政策与秸秆禁烧联动机制,与种植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了农牧政策与秸秆禁烧联动活动协议,如不执行秸秆禁烧有关规定的,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不得享受国家、省、市给予的政策性补贴。“秸秆禁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奖惩严明 对焚烧行为“亮剑”
严格奖惩,对焚烧秸秆的行为敢于“亮剑”。今秋,我市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未出现卫星遥感监测火点的喜人成绩。这与我市严格执行奖惩规定,铁腕禁烧密不可分。
我市严格执行省秸秆焚烧处罚规定,凡被卫星遥感监测通报的秸秆焚烧着火点,每个点罚款50万元,并给予全市通报批评、约谈基层主要负责人、取消农业年终综合评先资格等。市监察部门对秸秆禁烧工作不力的单位负责人进行追责,形成高压态势,促进秸秆禁烧工作高效开展。
在高压态势下,我市主要责任单位主动加压。梨林镇、五龙口镇党政主要领导现场督导秸秆禁烧工作;承留镇租用5辆防火车辆,统一服装,统一标识,全力支持秸秆禁烧工作;轵城镇建立秸秆禁烧微信群,通过“无纸化小喇叭”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防火队,多层次、全天候对辖区村(居)开展秸秆禁烧督导;克井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奖罚制度等措施,促进秸秆禁烧工作顺利开展。
各包镇督导组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通过以会代训、科技下乡、印发资料等形式,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民群众秸秆综合利用的主动性。目前,全市实现秸秆还田22万余亩,青贮秸秆5万余亩,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综合利用效率。
《筑牢秸秆禁烧阵地 保护济源蓝天白云》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yuan.yuduxx.com/51144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