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路面宽阔平坦、干净整洁,标线清晰醒目,环境优美宜人……10月3日,记者驱车行驶在小浪底旅游专用线上,风驰电掣,路移景异,通行顺畅,心情舒畅。
小浪底旅游专用线是市区通往坡头镇、小浪底景区及洛阳市的重要道路,经过近两年的改造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快速通道,比以前更畅通、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在改善通行质量的同时,我市还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强化道路绿化、美化,将宽阔平坦的公路打造成生态景观长廊,既保障了交通畅通、优化公路环境,又促进了全域旅游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国庆节期间,小浪底旅游专用线上车辆川流不息。但是,由于道路宽敞、路况优良,通行秩序井然。在坡头镇区,记者遇到了刚从快速通道下来停车休息的焦作游客张立强一家。“我们的目的地是小浪底景区,从高速公路济源东站下来进入便道,我原以为路况会变得不好,没想到路这么宽、这么好,还是单向行驶,给人一种走高速公路的感觉!”张立强谈起刚才的行路感受时赞不绝口。对于这种感受,本地人有着更切身的体会。趁着放假,市民李东明带着家人先去小浪底景区游玩,然后去洛阳旅游。“这条路变化真大!”李东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路窄、弯多、坡陡,现在路更宽了、弯更少了、坡更缓了,比以前能节约一半时间!”
在民居古香古色、发展绿色生态的阳下路旅游景观廊道,不时可以看到“红提葡萄开摘了”“富硒红薯开挖了”等红色宣传语。记者来到王屋镇新愚公村,这里的“农家乐”发展已成气候,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订餐住宿。
路对面有一个新开业的王屋农庄,老板史天选是新乡市封丘县人,曾在我市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如今,他顺应济源发展全域旅游的大趋势,投资近千万元,建设了这个农庄,在山上发展休闲采摘项目,在山下搞餐饮住宿。史天选告诉记者,所有的客房、雅间已全部被预订。来自郑州的宋先生当天中午决定在王屋山庄吃大锅饭。他说,济源的山美水美人好客,以后会介绍更多的朋友来济源游玩。
在我市,一条条绿色生态的景观廊道,不但成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而且成为展现济源文明城市形象的窗口。
《景观廊道:提升设施 添彩玉川》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yuan.yuduxx.com/50926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