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济源新闻 >

我市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初显

[摘要]日前,在克井镇枣庙冬凌草精品园区,节水灌溉工程阀门一打开,3680亩冬凌草就如饮甘霖,肆意地享受着清泉的滋润。“自从园区建成节水灌溉工程后,灌溉条件得到了改善,种植成本也随之降低了,每亩增加收益225元。”枣庙村用水户协会会长李桂红说。 据介绍,...

  日前,在克井镇枣庙冬凌草精品园区,节水灌溉工程阀门一打开,3680亩冬凌草就如饮甘霖,肆意地享受着清泉的滋润。“自从园区建成节水灌溉工程后,灌溉条件得到了改善,种植成本也随之降低了,每亩增加收益225元。”枣庙村用水户协会会长李桂红说。

  据介绍,枣庙冬凌草精品园区节水灌溉工程由市、镇、村共同投资170万元修建而成,是我市采取“先建后补”模式建设的试点工程之一。我市自2015年1月被确定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国家级试点后,在原来“民办公助”的基础上,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政策,实行“两先两后四自主”的建设管理机制。

  何为“两先两后四自主”?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两先两后”,即“先改后建、先建后补”。“先改后建”,指的是对规划实施的各类小型水利工程,先开展以落实管理责任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权属、管理方式、建设主体后,再开展工作;“先建后补”,指的是“先建设、再验收、后补助”。“四自主”,即“自主申报、自主实施、自主监管、自主管护”。

  近两年,我市把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明晰产权归属、创新管护模式,努力破解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难题。截至目前,全市成立用水户协会447家,占全市行政村的98%;小型水利工程已发放产权证书、使用权证书和管护责任书共11350本,占全市水利工程的95%。

  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推进创新运行管护机制改革。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在“先建后补”方面,累计投入资金3240万元,建设了65项工程,拉动社会资金2534万元;在“以奖代补”方面,累计投入171万元,撬动民间资本846.8万元。这些工程建成投用后,新增蓄水246.5万立方米,改善了20.5万人口的饮水条件,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1万亩。


《我市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初显》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yuan.yuduxx.com/46721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市十三届政府召开第八十七次常务会议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