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29 12:1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历史于时序更迭中前行,梦想在砥砺奋进中实现。2015年2月28日,济源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时至今日,文明城市走过风雨又一年。
对于缓坡爬行、攻坚克难的济源来说,时间总是走得太急,但在飞逝的光阴中,却留下了又一轮城市文明的印记。梳理过去一年的“文明成绩单”,历史将记住什么?
是喜迎创建成功的欢呼雀跃,还是巩固创建成果的务实行动?是城乡同创共建的扎实推进,还是全民文明素质提升的务实之举?是讲好“三句话”做到“四个不”活动的果敢行动,还是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润物无声?是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的纵深推进,还是荣誉殿堂里新添的各种荣誉?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坚持核心价值引领,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动常态长效,坚持为民利民惠民,持续优化人居环境,让创建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一年来,全市上下摒弃“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思想,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努力为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增光添彩,让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
成风化人
全民文明素养迈向新高度
社会的进步,城市的文明,说到底是人的文明、人的现代化。市民的综合素质又是促进文明创建、巩固创建成果的核心要素。
水本无形,势使之然。从“文明人”到“文明城市”,有一个漫长的上行下效建构过程。2015年,我市把持续抓好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工程作为推进济源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丰富城市内涵的基础性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济源人”为主题,以道德建设和依法治市为重点,以开展讲好“三句话”做到“四个不”活动,倡导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开展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活动,建立诚信建设“红黑榜”,完善修订村(居)规民约这五大活动为抓手,推动全市形成“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加快实现“一个中心、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济源提供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
如今,讲好“三句话”做到“四个不”公益广告在全市随处可见,讲好“三句话”做到“四个不”渐成市民自觉;倡导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深入人心,全市已有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健全了红白理事会;“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活动大范围铺展开来,全市已有2850户家庭在厅堂中悬挂了家规牌;我市共发布诚信建设“红黑榜”5次,公布红榜974个、黑榜466个,涉及企业1034家(次)、自然人406人(次),起到了褒奖诚信、鞭笞失信的良好效果;村(居)规民约完善修订活动逐日提升乡风文明,全市所有行政村(居)中已有三分之一修订到位,村(居)民对新修订的村(居)规民约表示满意并乐于遵守。
城乡同创
厚植创建为民的价值取向
文明,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文明需要巩固,更需要从城市文明到城乡一体文明的跃升。过去的一年,是济源推进城乡一体文明、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的重要一年,也是借文明创建大势、解决民生难题的一年。
坚持全域一体规划,绘就城乡一体文明“路线图”,推动城乡同创共建,是在“四个全面”格局下济源提升文明城市内涵的一项重大举措。2015年,我市紧紧围绕中央、省委赋予济源打造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总定位,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全域一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城带乡、同创共建,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基础上,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复合型组团—小城镇—美丽乡村”四位一体、同创共建的创建工作格局。
更为难得的是,我市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城市创建综合会议,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构建城乡一体文明,共育“文明花”。
文明创建到底是为什么?是为打造风景秀丽的宜居环境促人成长,是为挖掘常人那份遗忘的善良赶跑陋习,更是为了满足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归根结底,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是对城市精神的塑造,是政府对那份沉甸甸民生责任的诠释,是为一座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一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创建理念,聚焦影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一件一件落实、一项一项推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创建工作中感受到真切变化、得到实在好处。
历数过往,步履坚实。从持续坚持的五城联创,到在重点区域集中开展的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综合提升工作;从广泛开展的“五化”(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达标、清洁家园行动,到“美丽济源”环保治理专项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除霾治污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河流清洁行动……民生福祉在这一件件实事中增进,幸福指数在这一项项举措中拔高,让每一位市民感知到了民生的温度,感受到了创建为民的价值取向。
培土夯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当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响彻中华大地时,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济源,将一个宏大的命题层层落笔,融入文明城市建设的点点滴滴,激发出最有力、最持久、最深层的正能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走在城市主次干道、大街小巷,通俗易懂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随处可见;世纪广场等公共场所合理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示牌;翠园小区、香园小区等社区,每个楼层都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楼层提示牌;报纸、电视、网站等各媒体持续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此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融入到大型广告、车载电视、LED显示屏等的宣传内容中。
“中国梦·我的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从我做起”……这些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在市民心中埋下了信仰的种子。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涵化于社会生活深处,落脚在公民的一言一行中,让人们在实践中去感知它、领悟它。从持续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济源市十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济源市“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到全市机关单位、镇、街道、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坚持每月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从在各级中小学校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到“文明济源 爱心放飞梦想”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这一场场广覆盖、深层次的精神洗礼,这一次次全民参与、全程参与的道德重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城市文明的细胞被进一步激活。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要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济源篇章,需要我们用精神来支撑、用文明来滋养我们崇高的信仰,汇聚起建设“五个济源”的强大力量。
文明追求,永无止境。对照文明城市的坐标,让济源变得更美好,接力赛仍在继续。你、我、他,我们的面前,是新的起跑线。
《赓续城市文明的血脉基因》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yuan.yuduxx.com/34325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