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济源新闻 >

济源修路60公里“生”出耕地350亩

[摘要]村西,一条公路,宽阔平坦,干净整洁,车辆来往穿梭;路东,一片麦田,麦苗青青,生机勃勃,有人正在劳作……12月30日,记者在我市南部丘陵区轵城镇翟庄村看到这样的“美丽乡村”景象。“这路是最近通车的,这地是修路时候用废渣新造出来的。”正在地里除草...

  村西,一条公路,宽阔平坦,干净整洁,车辆来往穿梭;路东,一片麦田,麦苗青青,生机勃勃,有人正在劳作……12月30日,记者在我市南部丘陵区轵城镇翟庄村看到这样的“美丽乡村”景象。“这路是最近通车的,这地是修路时候用废渣新造出来的。”正在地里除草的村民翟海东笑着向记者介绍,“路修好了,地也多了,真是好事成双啊!”

  翟海东所说的“好事”,正是省道243济源市区至坡头段改建工程的重要成果。改建的这条路,是济源通往洛阳及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道路,原本为二级公路,2012年开始改建,改建后为一级公路,用沿线群众的话说就是“更宽了、更直了、更快了”。不过,群众说得更多的是,修路还新“生”出130亩耕地呢!

  修路还能“生”出耕地?大峪镇乱石村的赵白以前可不相信:“只要修路,有两样儿就少不了:一是占用土地,二是破坏环境。”到处挖方,尘土飞扬;废渣乱堆乱放,既污染环境又占地方……赵白的“修路印象”,代表了大多数人对公路建设的直观感受。市公路管理局工程科负责人任波也坦承,过去大家在节约和环保方面的认识不足,在公路建设中确实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现象。

  不过,赵白的看法在去年发生了改变。2014年顺利完工的省道245济源坡头至下冶段改建工程,不仅实现了优化山区交通的目标,还“顺带”造出耕地220亩。其中,10余亩在乱石村,流转后被赵白承包。“今年种了决明子,挣有快一万块钱。”赵白有些不好意思,“没想到修路真能‘生’地!”

  我市开展的两个重点公路改建项目,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我市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市公路管理局分管工程建设的副局长吕小永说,“项目建设之初,我们就确立了‘节约资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呵护生态’的理念,努力打造节能环保公路、创建绿色和谐交通环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者想方设法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少占地、少扰民”,并选择合适位置,将挖方弃土和工程废渣妥善堆放,其上覆盖种植土,确保可以耕种。“两个项目路线总长60公里,再造耕地350亩,惠及轵城、坡头、大峪、下冶等4镇20多个村。”吕小永说。他表示,这只是开始,以后要实现常态化,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助力“美丽济源”建设。


《济源修路60公里“生”出耕地350亩》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yuan.yuduxx.com/30905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宣传党的好政策 传递为民好声音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