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济源新闻 >

地质遗迹保护助力建设生态文明济源

[摘要]12月27日,周日,市国土资源局办公楼上的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办公室里,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明年地质公园将迎来再评估,1月份要将相关资料上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来大家加班加点整理资料,力争顺利通过评估。”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

  12月27日,周日,市国土资源局办公楼上的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办公室里,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明年地质公园将迎来再评估,1月份要将相关资料上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来大家加班加点整理资料,力争顺利通过评估。”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刘晓玲介绍,“地质公园是地质遗迹保护的有效载体。地质公园通过评估,有利于我市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它反映了地质历史演化过程,是人类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条件的重要依据及恢复地质历史的主要参数,被形象地称为“地球的档案”“历史的记忆”。

  玉川大地存在众多富有价值的地质遗迹。据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冯长春介绍,我市一、二、三级地质遗迹点多达百处,天坛山构造剖面、西阳河群火山岩、小沟背组砾岩、封门口中三叠—中侏罗典型剖面、中生代遗迹化石和深胡浊积岩、红石峡谷群等地质遗迹典型,地学内涵丰富;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云集于此,尤其是18亿年前前寒武纪发生在王屋山地区的中条运动和14.5亿年前的王屋山运动等地质事件,对追溯整个华北陆块乃至全球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地质遗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地质遗迹保护,科学合理确定地质遗迹点的保护范围,严禁在保护范围内从事开矿、采石、开垦等可能破坏地质遗迹的活动,确保地质遗迹“不受伤害”并且可以有效“发挥余热”。

  “我市地质构造形式多样,地质遗迹丰富多彩,尤其是裂谷构造、典型地质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景观、地质地貌景观等,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冯正道说,“作为主管部门,我们将地质遗迹保护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通过强化科普宣传、争取保护项目、整治地质灾害等方式,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厚重济源形象。”

  地质遗迹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市国土资源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平台媒介,借助“4·22”地球日、“6·25”土地日等国土资源主题日机会,积极宣传地质遗迹保护政策和地质科学知识,大力展示我市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管理建设成果,使地质遗迹保护知识家喻户晓,公众的地质遗迹保护意识显著提高。

  同时,我市国土资源部门还积极争取地质遗迹保护项目,从2004年至今,共争取上级资金37576.96万元,先后实施了地质溶洞地质遗迹保护、济源中生代古生物化石保护等22个项目。市国土资源局地质保护科科长李运生说:“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方面有效保护了地质遗迹这一人类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推动了济源的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地质公园是我市保护地质遗迹的“重头戏”。“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方式。”刘晓玲说,“尤其是今年11月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世界地质公园纳入组织体系,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提上了一个新高度,彰显了联合国对地质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决心。”我市大力加强地质公园建设,2004年成功申报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与洛阳新安县联手成功申报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夯实了地质遗迹保护的平台基础。

  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名录,建设地质博物馆,设置地质遗迹保护标牌,规划地质科普线路,进行科学研究……依托地质公园,我市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时,我市通过改造提升地质博物馆和科普活动中心、因地制宜优化科普线路,大力发展地质旅游,进一步挖掘地质科学内涵、推动地质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里就像一个地质遗迹宝库,让人们大开眼界。”市民王娟认为,在地质公园游玩,既能欣赏优美风光,又能领略大自然的沧海桑田神奇变迁。地质遗迹丰富多彩,科普活动引人入胜。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因科普作用发挥出色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地质公园管理局也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地质遗迹保护助力建设生态文明济源》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yuan.yuduxx.com/30414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我市中原文化大舞台演出专场圆满落幕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