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济源新闻 >

济源聚焦“最后一公里”问政活动——让人民批判

[摘要]济源聚焦“最后一公里”问政活动——让人民批判,...

  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职能部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了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4月28日,我市举行“行风与民生”——聚焦“最后一公里”问政活动,就卫生、工商、环保、住建等职能部门主动服务的话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民生篇——

  信息出错成为参保人报销医药费的“拦路虎”

  去年年底,轵城镇东添浆村村民杨珍珍在医院生完孩子后,报销医药费时发现没有她的参保信息。她的家人在村里的底单上查询到有杨珍珍的名字,就和村干部一同到镇合管办去查询,发现有两个村民的名字写重复了,结果就把杨珍珍和同村村民石紫玲的名字给弄掉了。镇合管办还为他们出具了“情况属实”的证明。为了报销这1000多元钱,今年1月下旬以来,她的家人连着往市合管办跑了17趟,往返市区租车花费了700元,杨珍珍和石紫玲两人错误的信息迟迟未得到更正。杨珍珍的出院手续也没法办理,每天要承担1%的滞纳金。可就在问政活动举行的前几天,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花名册上却突然有了这两个人的相关信息。

  另据了解,就在杨珍珍的家人艰难奔波无果的时候,市合管办的相关负责人告知他们,要变更新农合的参保信息,需要到省卫生厅农卫处办理。

  无独有偶。现场一名来自王屋镇的群众反映,去年冬天,他的孙子因病住进市人民医院,在出院结账时发现新农合的花名册中没有他孙子的名字。在村里的底册上查到有他孙子的名字。随后,他先后向镇政府、市长热线反映了这个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针对王屋镇群众反映的问题,市合管办主任张保才表示,回去后查一查,现在暂时不能答复。目前,他们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对信息进行了及时更新,也通知了各个定点医疗机构,对参保人员的信息进行核对。如果老百姓去医院看病,发现自己的信息错了,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把相关资料传过来,他们将立即更改。下一步,他们一定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走好“最后一公里”。

  市卫生局局长陶毅当场表示,对于卫生部门这样一个民生部门,特别是关系到群众看病、治病这样一个大事情,不仅仅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重要的是解决“最后一厘米”的问题。他们要从思想上重视,把患者当亲人,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工作中,不能过于照搬规定,下一步要建立纠错机制,及时发现群众在报销医药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办法。陶毅说,信息化不能成为服务群众的借口,信息化应该成为服务群众最便利的一种手段。

  创建篇——

  问题一:无主管楼院(小区)的卫生,谁来管?

  市房管局北街综合楼一位居民在现场反映,小区垃圾没人清理、卫生没人管。这个地方是上个世纪90年代市房管局和北街居委会共同开发的商住楼。十几年来,市房管局一直负责卫生费的收缴,每天雇人清扫垃圾,但2013年12月以来突然就不管了。小区里的垃圾堆积如山,居民多次向新闻单位、市创建办、市长热线等反映。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截至今年3月份,一共集中清理了3次,但到4月份又没人管了。今年4月份,他们向市纠风办反映了这个问题。从4月16日开始,每天又有人清理,但没有人向他们收取物业费,他们不知道这种情况能坚持多久,会不会又是一阵风?

  在现场的市房管局局长李和平对此事情的发生表示抱歉。他解释,全市小区的物业管理是市房管局负责的。北街综合楼真正的业主是北街居委会。之前,市房管局在管理时,缴纳物业费的居民不足30%,一直是市房管局在垫资雇人清理垃圾。目前,这件事情已基本解决,他们已与济水街道达成协议,济水街道已接管。针对小区居民的担忧,李和平当场表示,今后如果再发生无人清理垃圾的事情,市房管局还会继续雇人清理。

  其实,小区管理问题一直制约着创建工作的开展。下一步,在小区物业管理方面,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呢?李和平表示,目前,全市共有小区342个、物业公司45家,61%的小区已有物业管理。2013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无主管楼院(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由社区、街道、业主、房管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将对无主管楼院(小区)进行全面提升。

  问题二:城市河道受污,谁之过?

  除了小区管理问题之外,我市的城市景观河道——湨河也在遭受污染。近日,我市一网站出现一则被网民称为“神”回复的帖子:湨河南岸亚桥桥下南侧西边有一个排水口,每天排出的水特别浑浊,而且好像还是热的、有异味,经常在那里散步和钓鱼的人都知道,为什么都没人管?该帖子发出后,得到了市环保局的积极回应,“此事为城市管理覆盖区域,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规定,属于市住建局职能。在此,我局也希望市住建局尽快解决问题。谢谢您关心环保工作!”

  随后,记者对此现象进行了采访。据附近村民反映,这种现象已持续了5年之久,始终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现场,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队长王雪峰在答复时说,在城市管网覆盖区域,污水应该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他们与市住建局一起排查了此事,发现是济源一中的污水直接进入了雨水管网,然后排进了河道。对此,他们多次对住建部门提出整改要求,但到现在也没有改过来。

  对此,市住建局局长王四战说,目前,我市城市主管网雨污合流的管道比较多,雨污分流的仅有30%。管道接近河流的污水,有的直接排进了河道里。不管是什么情况,城市污水是不能直接排入河道内的。现在,他们正在逐步排查,逐段进行改造,今年将完成80公里的城市截污管网建设。他表示,对于长期放任自流的情况不能再容忍了,将立即找到通往河道的管道,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管网改造,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那么,市环保局在这件事上有没有责任呢?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督检查。在现场参加活动的市环保局副局长王亚洲表示,城市污水处理主管部门是市住建局,对污水水质的检测是市环保局。这两个部门是平级单位,环保部门在发现问题后,会及时告知住建部门。

  听到这个回答后,现场50名群众代表纷纷打出了“哭脸”牌,以表不满。现场观察员、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主任刘红旗认为,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环保部门不仅仅要尽到告知的义务,更要监督、督促、责成推动问题得到尽快解决。

  审批篇——

  问题一:手续齐全,营业执照为何办不下来?


豫都网微信

《济源聚焦“最后一公里”问政活动——让人民批判》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yuan.yuduxx.com/1672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